俗话说: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孩子性格、品德的形成、处事方式都极大的受到了父母的影响!学校老师传授的都是知识、文化类的东西!
不难看出家庭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主阵地,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健全、优秀的人格呢?这首先需要我们足够了解孩子,知道孩子想些什么?这就体现出了沟通的重要性,那么家长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呢
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
一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高质量沟通的基础
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?首先,父母要满足孩子爱的需要。多陪伴孩子,关注孩子,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去进行沟通,这样孩子会觉得跟爸爸妈妈沟通是有趣的事情,才会乐意沟通。
这次我们不多说了,上次聊过,详情见《温暖而舒服的亲子关系》。
在亲子沟通中,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处在一个被动服从的位置,父母总是以一个教育者自居,这其实不是什么好现象,很不利于孩子敞开心扉的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父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有思想的人,重视孩子的想法和意见,不要着急评论,让孩子多说,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,用孩子希望的方式沟通,不要认为自己是父母,想怎么样,就怎么样。要放下架子,才能与孩子成为真心的朋友,走进孩子的世界。
三、提升跟孩子沟通的效率(效果)
1、简明扼要
跟孩子沟通的内容要简单一点,语言短一点,语速慢一点。要理解孩子的意思,也要让孩子理解你的意思。
2、多鼓励,少批评
孩子都喜欢被表演,被鼓励,而且你所鼓励的事情,也在暗示孩子你所期望的事情。反之则不然,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告诉她不要做什么效果更好!
3、不要说教
沟通切忌说教,跟低龄孩子沟通,不要太过理智,不要总讲大道理,因为他的心智还没发育到那里,缺乏共情是最伤害亲子感情的!在与孩子沟通中,要考虑孩子的感受,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。
4、就事论事
我们一定要记住,虽然孩子的错误行为应当受到惩罚,但孩子的人格,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攻击。如果父母经常无视孩子的自尊心,使孩子不断地体验自己的无能和失败,孩子性格中矛盾、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就会增大,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、向上的性格。
让教育·更简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