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很多孩子考试成绩不好,就会换来家长咆哮式的怒吼。家长发完火,换来的是孩子的哭泣、学习成绩的日益下降,对于孩子并没有取到任何的帮助。有很多家长被老师请去谈孩子学习成绩的问题,多半会说“是孩子反应慢”“记性不好”“多给孩子补补课”等等这样的话。于是我们家长很“听话”的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,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学习成绩没有提高,反而更加厌学了!
所以并不是孩子学习不好,而是我们没有找对方法!
《大众医学》的调查表明:“注意力问题”已经成为中国儿童十大问题行为之首。数据显示,中国有近1.5亿的中小学,4-10岁的城市儿童有7500万,其中75%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问题,所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,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孩子的专注力!
一、浅谈专注力
专注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。“注意”,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:“专注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,意识中的一切,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。”如果这扇门半开半闭或者没有开启,外界的东西也就只能进来一部分,甚至一点都没有进来,这样就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。
二、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
1、上课十分钟后,开始走神,动、说话;
2、上课走神,听课效果差;
3、朗读时,错字、丢字很多;
4、作业中错字、掉字、错符号、抄错得数;
5、考试中,看错题、丢题;
6、不知上课讲的什么,不知留的作业是什么;
7、做作业时,不能集中精力,边做边玩;容易分心,作业效率低;
8、需家长陪同做作业;
9、特别不愿意做持续用脑的功课和训练;
10、做事时不注意细节,粗心大意;
11、经常丢东西,例如:玩具、文具、书本等;
12、家长对其说话,经常听不见,需家长反复重复;
13、经常忘事,例如:忘带东西,忘记老师的安排和分配。
三、提升专注力的重要性
1、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;
2、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某事的兴趣;
3、对锻炼孩子的毅力有帮助
4、可以激发孩子潜藏的好奇心;
5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。
当然,专注力问题的有效解决,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家长、孩子双方共同配合方能完成的。
那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我们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1、少干扰孩子
有些家长看见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就对孩子喊:“不要这样”、“不要那样”的干扰性的话等等,这都是无效的教育方式,可能还会适得其反。别着急,孩子需要你的耐心,和有效的“刺激”。
如果孩子在发展注意力的阶段,父母总是这样打断他,他的相关脑区就得不到发展,会阻碍了孩子专注力的养成。
2、孩子的专注力因年龄而异,不要强求
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,越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短。一般情况下,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钟,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,5~7岁的孩子15分钟,7~10岁的孩子20分钟,10~12岁的孩子25分钟左右,12岁以后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半个小时左右。
3、要给孩子树立一个专注的榜样
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,所以大人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如果在孩子做作业或者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你一会儿看电视,一会儿玩手机,你的坐立不安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专注能力。
4、每次延长一点时间
如果刚开始训练孩子的专注力,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标准,先是2分钟,然后3分钟,5分钟,每次延长一点点。做游戏,讲故事,看书,都可以如此。
5、提供给孩子有利的环境
这里有利的环境不单单是指安静就可以。如果孩子在专注某一件事情时,你打开电视,即便是把声音调成静音,跳动的电视画面依然会影响到孩子。因此有利的环境是指孩子注意力有效集中的环境。
6、不能急功近利,注意劳逸结合
另外,注意劳逸结合,学校上课都还有课间休息啊,所以,适度的放松,让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、做做操,缓解疲劳,接下来的时间才能集中精力。
专注力出现问题的表现,都是一些小事情,只要学会提高专注力的方法,自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。每一位家长最幸福的事就是陪着孩子慢慢长大,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希望的未来,所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,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吧!